VMware VSAN,全称VMware Virtual SAN,简称VSAN(注意V是大写)。我们可以把VSAN看成是一种vSphere Storage,是vSphere虚拟机后端的企业级高性能存储。VSAN其实就是基于服务器端存储的共享分布式对象存储系统,可以用来取代vSphere后端的外置磁盘阵列。
以往vSphere后端的共享存储需要外置磁盘阵列,才能支持vSphere各种高级功能,如vMotion、HA、FT、DRS等。现在,在许多场景下,VSAN能够支持得更好,因为VSAN是内嵌到vSphere内核的高级功能,它使用和管理极其简单,可以完美地配合VMware SPBM实现基于存储策略驱动的自动化,以虚拟机甚至VMDK的颗粒度分配存储资源,还能与vSphere各种其他功能无缝地紧密地集成在一起。
谈到VSAN,离不开VMware的软件定义存储(SDS),更离不开VMware的软件定义数据中心(SDDC)。VMware的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在2012年VMworld首次被提出,很快被IT业界所认可。VMware认为,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是 IT 演变的下一个阶段,是迄今为止最有效、恢复能力最强和最经济高效的云计算基础架构方法。
SDDC方法论将对存储、网络连接、安全和可用性应用抽象、池化和自动化,整个数据中心由软件自动控制。 基础架构提供的服务将聚合起来,并与基于策略的智能调配、自动化和监控功能结合在一起使用。应用编程接口和其他连接器支持无缝延展到私有云、混合云和公有云平台。
总结一下,SDDC概念的核心包括:1)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由软件自动控制;2)软件定义包括三个阶段:抽象、池化和自动化;3)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包括五大组成部分:计算、存储、网络、管理和安全。
作为VMware软件定义数据中心五大组成部分(计算、存储、网络、管理和安全)之一,软件定义存储(SDS)的概念也首次被提出。在VMware眼里,软件定义的存储是将工业标准服务器的存储提供出来并通过软件控制层面实现存储的自动化和池化。它将存储的置备和管理的方法简化到了极致,并利用工业标准服务器的存储大大降低了成本。 VMware SDS包括两个部分:Data Plane(数据平面) 和 Control Plane(控制平面)。
VSAN是VMware SDS Data Plane的一部分,另外两个是Virtual Volumes和Cloud Object Storage,如下图所示。
Virtual Volumes是一种用于外置磁盘阵列的集成和管理框架。如果外置磁盘阵列支持Virtual Volumes,则可同样被VMware SPBM驱动;而Cloud Object Storage可以视为VMware在未来的雄心,或许,未来VMware甚至会将云平台上的对象存储纳入到SPBM的版图之内。
实际上,VSAN的研发至少从2010年就开始了。VMware开发VSAN的原因是,为了实现和vSphere无缝集成并提供SPBM功能,更好地帮用户适应虚拟化和云计算的逐步普及。 它的出现,以及通过收购Nicira演变而成的NSX,构成了VMware SDDC(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基石。VMware原本定于随同vSphere 5.5一起发布,但为了打造一个稳定可靠的企业级商用产品,进一步苛刻地、全方位地测试并完善VSAN,直到2014年3月,VMware才正式发布第一个版本 VSAN 1.0 。
VSAN把vSphere集群服务器各个节点内的SSD(固态硬盘)和HDD(硬盘),聚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共享的存储池。
然后,再由存储池按照预先创建好的存储策略(用户不创建,则自动使用系统默认策略),分配存储空间给集群内的虚拟机使用。如果借助NAS插件,也可提供共享的文件空间给其他集群,或者物理机使用。
VSAN是一种基于软件的分布式存储解决方案,可在任何标准X86服务器上运行,只要I/O Controller (控制器)、SSD和HDD在VSAN HCL (Hardware Compatibility List,兼容列表)内,就可运行。VSAN的HCL非常丰富,因此VSAN为用户的选型提供了非常高的灵活性。